“中国东方”: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 日期:2022-12-2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浏览量:
分享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90后舞蹈演员孟庆旸,在《只此青绿》中扮演“青绿”而“出圈”,受到广大年轻观众的追捧。近日,她和孟于、谷建芬、莫德格玛、李谷一、沈晨等10位老中青艺术家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集团1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表达了新时代为发挥国际文化交流作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24日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回信,勉励他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多年来,你们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文艺繁荣发展、服务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成为新中国的重要‘文化使节’、亮丽‘文化名片’”。
孟庆旸读到总书记的回信,格外高兴,“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聚焦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只此青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一代代艺术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近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演出了舞蹈诗画《国色》、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音乐剧《绽放》等作品。特别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被写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此时此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中心的23名演员正在一线完成国家任务,“青绿”剧组40多名演员2022年全年奔波,演出200余场,践行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孟庆旸说:“在创作和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亲眼看到了国宝,还在艺术家、文博和非遗专家的辅导下,提升了对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这种深入生活的学习和创作,以普通劳动人民的视角反映成就艺术作品的过程,很好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绿”已成为当下中国审美的一个符号,广泛用于各行各业,舞台艺术走向百姓生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标识。“我们也正在创作《东坡》《紫禁城》《新城》等舞台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示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孟庆旸说。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导沈晨表示,未来,集团将持续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方面的剧目创作。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计划创排音乐剧《新城》《邓稼先》;在革命文化方面,计划创排音乐剧《黄土高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计划继续创排舞剧《东坡》《青花》《孩儿枕》《青蛇》、舞台剧《紫禁城》、音乐剧《将进酒》,还将继续打磨提高《只此青绿》《绽放》《江山竞秀》《千年一声唱》《美美与共》等舞台艺术作品,使之成为真正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文化使节,文化名片
       沈晨也是此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艺术家代表之一,他介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最早的前身——中央歌舞团,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歌舞团,所演出的《红绸舞》《孔雀舞》等节目在国际比赛中为新中国赢得了最早的金奖;集团另一个前身是东方歌舞团,为服务国家文化外交,走遍了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交往中,传承和发挥了“文化使节”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在数十年来的发展中,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不仅参与了《白毛女》《东方红》等大型作品的演出,更承担了党和国家无数场重大活动的创作演出任务,通过文化交流,也让我们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形式,深刻理解了‘交流融合,文明互鉴’的重要含义。” 沈晨说。
       近年来,女高音歌唱家徐晶晶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演出,并作为青年艺术家代表随《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出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慰问海外华人华侨。
       “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声乐中心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在力争继承发扬艺术家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谱写着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新篇章。我们用动听的歌声、美妙的旋律记录下中国发展的铿锵步伐,展现了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壮丽画卷。”徐晶晶说。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青年巴扬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吴琼,是国内院校中第一批接触巴扬的学生,将这个源自俄罗斯的乐器奏出了中国的声音,歌手李健的《贝加尔湖畔》中,就能听见吴琼的巴扬琴声。吴琼还参加了《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综艺,将原本只在音乐会上见到的小众乐器,向更多年轻观众普及。
       吴琼多次参加重要国事任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她说:“要不断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服务,音乐是可以跨文化的‘文化使节’,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将精研专业,用中外观众都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百年育人,谱写新篇
       除了呈现文艺作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还承担着“百年育人”的责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中心主任、培训学校副校长李丽表示,要培养选拔更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文艺人才,使他们绚丽的青春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教育是一份默默无闻的职业,培训学校完成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考级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与《外国民间舞》1-8级教材,这也是一份责任与使命。”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文化繁荣兴盛最终要落脚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李丽说,“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确保艺术家情感表达与精神追求的空间,更要能够自觉把广大群众的趣味和对文艺的需求放在合适的位置。”
       90后演员徐铭聪参加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风音乐会《千年一声唱》排演工作,在国风、国潮、国韵中,感受到文化自信自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将从老一辈艺术家手里接过这份责任与担当,牢牢把握文艺工作的时代方位,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起舞,为时代放歌。”
       90后编导陈伟科近年来结合历史和时代背景,创作了一系列艺术作品,力求舞台作品的创新。如“荷花奖”获奖舞蹈《烈火中永生》,展现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宁死不屈的精神;舞剧《伯牙绝弦》,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觅的人生感悟;舞剧《婉容》,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感叹;即将创作的舞剧《青蛇》,描摹千古爱情传说。
       陈伟科还参与创作了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音乐剧《绽放》,“在一次次的创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心怀感恩和心存敬畏,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才能感悟时代伟力,感受时代脉搏,才能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总书记的回信更让我坚定信念,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