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必胜》,中国东方80后90后00后接受检阅!
- 日期:2025-09-05
- 来源:未知
- 浏览量:
- 分享
歌声嘹亮,唱响胜利华章;舞姿雄壮,展现正义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约6000名中外人士一起观看晚会,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共有81名演职人员
参演这场意义非凡的文艺晚会
集团80后艺术家周莉亚、韩真
担任晚会总导演
同时也有大批90后的编导参与创作
更有大量80后、90后、00后演员与幕后人员等中坚力量参与其中
用青春的热血与艺术的匠心
将《正义必胜》的壮丽史诗镌刻进时代记忆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火辉煌,二楼眺台悬挂着“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横幅。舞台正中,“正义必胜”4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庄严雄伟的长城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整场晚会将历史时空、艺术时空、情感时空交织融合,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貌。在8声庄严肃穆的钟声中,音诗画《山河铭记》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第一场“怒吼吧,黄河”中,情境表演《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舞蹈《殇》悲壮沉痛,朗诵与合唱《怒吼吧,黄河》慷慨激昂,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的英勇无畏。歌手洪之光饰演的李兆麟果敢坚毅,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信念迅速将观众引入东北抗日联军的峥嵘岁月。舞蹈《殇》的音乐由作曲吕亮撰写。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血与泪、辱与痛……历史之殇,永不敢忘!在催人泪下的音乐中,舞者们用极具冲击力的肢体语言,重现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300000”的醒目大字,中国不会忘!
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中,情境诗朗诵《这束光》、歌舞《延安!延安!》激情洋溢,情境表演《窑洞与战壕》感人至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旗帜,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红星照耀中国》聚焦于“青春的延安!燃烧的延安!战斗的延安!”,着力展现延安的勃勃生机与青春热情,体现出中华民族蓬勃的生机和深厚的战争伟力。作为第二场的执行编导,刘翠与塔尼娜带领着胡海、李海宁以及青年舞者李嘉益等编导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确保作品中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与考证,小到角色服饰的针脚纹样、日常道具的年代制式,大到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人物对话的语言措辞,更让作品得以在细微处传递出真实历史的厚重温度。
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中,组舞与组歌《遍地烽火》、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和男子群舞《血战到底》气吞山河,彰显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组舞与组歌《遍地烽火》与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中集结了集团众位青年歌手与舞者。徐晶晶与集团舞者共同演唱的歌曲《琼崖独立队之歌》展现了琼崖纵队等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交汇出一片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永远的番号》中舞者张翰、郝雪瑞以及男舞者们饰演了刘老庄众位战士,女舞者们饰演了刘老庄众母亲。无论是诠释战士的热血,还是演绎母亲的坚毅,全体舞蹈演员的精彩演绎让角色跃然舞台,用舞蹈的力量串联起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成为作品中最动人的亮色。作曲吕埕平所撰写的音乐感人至深——染血的土壤,山河的裂痕,英烈的奋勇演绎着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娘,引爆器,我拉的!连长夸我了……我没给四连丢人……”“我们是!四连!”,一声声真切的呼喊仿佛重现着当年那段慷慨壮烈的历史。当众母亲含泪宣告“刘老庄连全员补齐!擂鼓,送儿出征!”网友更是称“看到这一幕,眼泪夺眶而出”。
第四场“共同的黎明”中,舞蹈《乘风》、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歌曲《无名者勋章》凝重深情,讴歌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作为第四场的执行编导之一,导演刘鑫肩负多重关键职责,不仅承担了本场的创作与排演工作,同时还负责开场时少先队员向前来观看演出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献花的环节以及整场晚会的画外音录制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陈亚楠等创作团队成员与歌手袁子玉、王晰,巴扬器乐演奏员吴琼默契协作,生动展现了东西方反法西斯战场上无数青年告别家乡、告别爱人,义无反顾,乘风而去,将离别化作共同守望的动人场景。由编剧徐珺蕊作词的歌曲《无名者勋章》更是引发全网热议。“岁月有声,以我无名,换民族生生不息……”,歌曲以勋章为意象,展现了对正义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深切缅怀,表达了各国人民对无名英雄的尊崇之情。第五场“正义永恒”中,情境对话《如你所愿》情感真挚,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领唱与合唱《势不可挡》将演出推向高潮,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壮阔气象,昭示正义必胜的真理力量。尾声环节,歌舞《命运与共》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乐章。
青春力量唱响时代强音
本次晚会的创作与演出中,“青春力量”成了最耀眼的底色。
80后:中坚力量的坚守与创新
晚会里,周莉亚、韩真这两个名字的出现,让观众直呼“原来是你们”。此次执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她们肩负着重大使命,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带领全体演职人员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激励,饱含激情地投入创作、排练之中。“从创作者变为讲述者,我们要把那段历史真实地反映出来。”文艺晚会总导演周莉亚、韩真表示。“我们要对得起在抗战中牺牲的先辈,对得起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对得起所有台前幕后参与者的付出。”周莉亚说,“让自己真正置身于历史,带着敬畏之心去演绎——这是对所有参演者的要求。”无数个日夜,上百稿方案,周莉亚与韩真带领着年轻的创作团队与演职人员团队在守正创新中不断突破。“这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重大演出,既要依托史实,又要兼具文艺属性。我们的创新亮点是试图在历史表达中,把每个历史节点、一些重点舞台作品的人物拎出来,做一个戏剧性的“闭环”。这是从整体结构考量上的尝试。我们一直提醒自己:艺术化处理人物时,一定要避免把真的故事说假了,要投入最真的情绪、最真的情感,把真实的故事讲出来。我们既要讲给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前辈听,也要讲给更多的年轻人听。”周莉亚与韩真谈到。
“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80后90后手中,你会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前辈们保护在羽翼之下的小孩子了。我们想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挖掘历史里相对来说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故事,展现无名英雄付出的巨大牺牲。”主创团队成员徐珺蕊表示。作为青年创作者,在媒体采访中她透露,这半年来,她与同事们从浩瀚的史料、著作、纪录片中钩沉拣选,参考多方建议和已有的创作范例,搭建起整场演出的文学框架。
“创作中,我们坚持用真人、真事、真情感作为创作脉络,通过舞台上的环境塑造和情感表达,让观众从心理层面自然而然地走进历史现场。历史中的人,也曾有过困境、希望和热爱,这些具有现实性的情感,正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核心力量。”对编导胡海而言,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应当成为今天创作的活水,“我们要用今天的语言和艺术方式,把那一代人的信念、勇气与奉献,转化为能够打动当下观众的作品,让这份民族品质在新时代继续传递下去。”
90后:承上启下的探索与突破
在晚会的创作过程中,多位90后年轻编导参与其中,他们以新颖的创意和独特的视角,为晚会注入了新鲜血液。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讲述着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饰演刘老庄小战士的张翰表示“排练是一场自我淬炼。”从6月初进组起,他把排练厅当作“战壕”:白天全身心合练,夜晚认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战士们如何并肩作战、拉响引爆器的手怎样表现,他都在镜子前反复拆解、练习。当在舞台上挥舞战旗的时候,张翰感到,自己与先烈、与今天的刘老庄连现役官兵血脉相连,“我希望观众记住的不只是舞蹈,还有中国人的信念。”
聚光灯之外,众多90后“主力”组成的幕后工作组坚守在各工种的工作岗位,台前幕后的接续付出与共同努力一起构成了晚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后:新生力量的传承与成长
晚会中,00后不仅是台前的重要演出力量,也在幕后岗位上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与潜力。这场晚会既是一次难得的风采展示机会,更是一堂生动的“艺术实践课”与“历史教育课”。
“我们要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无论台前还是幕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年轻文艺工作者正在用艺术激情和创作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薪火相传,守正创新,他们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